我院孟夏课题组联合研究发现亲近绿地可降低早产发生风险

更新日期: | 点击数:2884

(供稿:张丽娜)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孟夏青年副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马旭研究员、贺媛副研究员团队,基于全国出生队列,发现研究对象居住环境周围绿地增加与早产风险降低显著相关,且孕周越小的早产儿受到的保护效应可能越强。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greenness on preterm birth: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3.7 million singleton births”为题发表于杂志《The Innovation》。

1 图文摘要

绿地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发现,增加绿地环境可能降低多种疾病发生风险。目前在发达国家已有研究探索了亲近绿地与早产之间的关联,结果并不一致,发展中国家尚未有大样本研究来证实亲近绿地是否可降低早产风险。

早产作为最常见的不良出生结局之一,是新生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要预测指标。早产会影响其青少年阶段甚至成年后的健康状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报告,全世界每年有接近1500万早产儿出生,中国早产儿的数量占世界第二位,且在过去30年我国早产发生率逐年上升。因此亟需基于我国人群特征来探索绿地环境与早产的关系,为预防早产提供来自环境角度的思考。

本研究基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National Free Preconception Health Examination Project, NFPHEP),共纳入全国30个省市2010–2015年出生的3,751,672名单胎活产儿,其中早产儿(PTB, 20–36 weeks)共有290,361名,占比7.7%。考虑到孕周越小的早产儿存活率越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越高,而且既往关于早产各亚类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绿地环境对早产各亚类的影响。早产亚类包括极早早产(EPTB, 20–27 weeks)、早期早产(VPTB, 28–31 weeks)、中度至轻度早产(MPTB, 32–36 weeks)。本研究采用基于卫星数据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EVI)来评估研究对象怀孕期间居住环境周围的绿地暴露水平的最大值。植被指数越接近1表示植被覆盖度越高,越接近0表示植被覆盖度越低。研究基于Logistic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来分别探索孕期绿地环境与早产和孕周的关联,并通过分层分析尝试识别敏感人群。

1 孕期绿地环境与早产和孕周的关联

Outcome Buffer 500-m Buffer 1,000-m
NDVI EVI NDVI EVI
PTB 0.930 (0.927– 0.932) 0.907 (0.905– 0.910) 0.926 (0.924– 0.928) 0.901 (0.898– 0.904)
EPTB 0.820 (0.801– 0.839) 0.745 (0.725– 0.766) 0.804 (0.785– 0.823) 0.722 (0.701– 0.743)
VPTB 0.913 (0.908– 0.919) 0.873 (0.867– 0.880) 0.908 (0.902– 0.913) 0.863 (0.857– 0.870)
MPTB 0.934 (0.931– 0.936) 0.915 (0.912– 0.918) 0.931 (0.928– 0.933) 0.910 (0.907– 0.913)
GA 0.050 (0.049– 0.051) 0.070 (0.068– 0.071) 0.055 (0.054– 0.056) 0.079 (0.077– 0.080)

备注:主模型纳入了NDVImax/EVImax,年龄,户口类型,受教育程度,职业,孕前BMI, 孕期吸烟,孕期被动吸烟,孕期饮酒,孕期摄入肉/蛋,服用叶酸情况,受孕季节,新生儿性别,产次;

NDVImax,孕期NDVI最大值;EVImax,孕期EVI最大值;PTB,早产(20–36 weeks);EPTB,极早早产(20–27 weeks);VPTB,早期早产(28–31 weeks);MPTB,中度至轻度早产(32–36 weeks);GA,孕周。

PTB,EPTB,VPTB和MPTB 对应的为OR值,GA对应的为β值。

研究发现,绿地环境增加与早产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表1显示在居住环境周围半径500米的范围内,NDVI每升高0.1,早产风险所对应的Odds Ratio(OR)值为0.930 (95% 置信区间 (CI): 0.927–0.932),即早产风险降低7.0%;其中,极早早产、早期早产和中度至轻度早产风险所对应的OR值分别为0.820 (95% CI: 0.801–0.839),0.913 (95% CI: 0.908–0.919)和0.934 (95% CI: 0.931–0.936),孕周增加0.050 weeks (95% CI: 0.049–0.051 weeks)。研究提示孕周越小的早产儿,可能受到的保护作用越强。基于1000米半径范围NDVI水平和基于EVI水平的效应估计与上述结果一致。

分层分析结果提示,绿地环境对早产的保护效应受到研究对象社会经济水平和生育年龄的影响。结果显示绿地环境对社会经济水平较低,低龄和高龄(相对于25–29岁生育年龄)研究对象的保护作用可能更强(图2)。低社会经济水平的母亲对营养和医疗等资源的获取、居住环境的卫生条件等方面可能有所欠缺,因此可能更为敏感和脆弱,更容易从增加绿地环境中受益。

2 居住环境周围半径500米的范围内孕期绿地与早产和孕周关联的分层分析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孕期绿地环境增加与早产及其亚类发生风险的降低显著相关,且绿地环境增加可能对小孕周早产的发生保护效应更强。在医疗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孕期绿地环境或许是一项可行的辅助干预方式。该研究为预防早产提供了来自人居环境角度的思考,也可为城市化背景下健康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研究生张丽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施淑燕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马旭研究员、贺媛副研究员与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孟夏青年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为资深作者。

 

DOI: https://doi.org/10.1016/j.xinn.2022.100241

引用格式:Zhang L., Shi S., Wu S., et al. (2022). Effects of greenness on preterm birth: A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3.7 million singleton births. The Innovation. 3(3),100241.